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红楼琏二爷 > 第812章 元春的提议

第812章 元春的提议(1/2)

目录

“不行,这怎么可以,那可是……”

凤藻宫中,当元春说出她那两全其美的办法之时,顿时遭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反对。

贾母道:“那园子可是家里为了你回家省亲特意建造的,那是你的行宫,怎么能够送给琏儿?

这不论是从情理,甚至是礼法,都是不通的,这个绝对不行!”

王夫人也连连道:“正是。若是把园子给了他,万一将来天恩再许归省怎么办?

再说,那园子当初是按照你贵妃的仪制建造,即便你舍得送给他,他也不能住进正殿。”

贾母和王夫人都没想到元春会提出将大观园从荣宁二府分割出来,给贾琏做新府。

她们无法接受。

元春却是笑意盈盈的,等着祖母二人将反对的话说完,才道:“我这般说,并非是一时意趣,而是早就想过的。”

见贾母二人认真的看着她,元春叹道:“自从琏弟的身份曝光之后,其实我就想过这件事了。

他既是皇家血脉,就不可能一直住在咱们家。

即便是我们都愿意让他继续执掌家族,只怕以他的自尊和傲骨,也不屑为之。

但我又深切的知道,家族经过他这么多年的执掌和整顿,早就已经和他密不可分了。

我说这话并非是说他和家族密不可分,而是说家族想要继续光荣、强大下去,已经离不开琏弟了。

那时候我就在想,能不能有什么办法,将他一直留在咱们家。

一开始我也不敢抱有太大的奢望,不过后面皇家的态度,让我觉得此事可行。。

皇家没有承认琏弟的身份,甚至还赐给他‘荣国公’这个爵位……从那日起,我就开始思索,将来我们和琏弟之间,该如何相处。

因此,即便是此番琏弟不主动提出来,我也会找个机会与母亲你们讲明:

岂有让堂堂国公,皇孙血脉偏居小院之理?

我甚至想过,若是琏弟不嫌弃我们小门小户,愿意继续做我们贾家的代族长,我会劝说父亲母亲主动搬到偏院去,让琏弟正位荣禧堂。

不过从方才母亲你们口中听来,琏弟显然是不愿意的,他甚至为了维护父亲和母亲的体面,愿意冒着被天下人议论的风险,出府另起新宅。

从这里不难看出,琏弟不但是个自尊自强之人,而且还很重视一家人之间的情义,为了保全情义,甘愿委屈自己。

他既然对我们有情,我们自不可无情。”

“原本我也和祖母一般,觉得让琏弟和父亲母亲互换居所最为妥当。既然琏弟不接受,那也只有我说的这一个办法了。

那园子既是占了两府地盘建造,从大小来论,已经不弱于荣宁二府。

其中山水景色之秀丽,比之荣宁二府有过之而无及。且当初还是琏弟亲自监造,想来他是满意的。”

面对元春的晓以情理,贾母二人都无话可说。

她们当然知道贾琏对家里人有情义,若不然他大可以在她们提出让出荣禧堂的时候直接答应,如此想来用不了几年,就可以将贾政夫妇踢出局,将整个荣国府彻底掌控。

她们更加清楚,元春提出的,把大观园作为贾琏今后的起居之所,是在眼下家里的别扭处境、贾琏不能搬出荣国府、不委屈贾政夫妇这三个前提之下,最稳妥,最周全,也最有可能实现的提议。

毕竟大观园最开始,就是贾琏力主并且亲自监造的,他肯定是满意的。

这一点,从他但凡在家,就三天两头的就往园子里跑就可以得到印证。

若是将大观园抛出来,有很大概率让贾琏打消搬出去另起新宅的念头。

但还是最开始的问题,大观园是为元春建造的,它的所有权属于元春,它的规制,也是按照元春的贵妃尊位定制的。除了元春,其他任何人染指,只怕都不妥。

看出贾母二人的顾虑,元春笑道:“至于方才母亲所言,其实大可不必顾虑。

琏弟既然是太上皇的血脉,便是正派皇孙。单此一个身份,入主大观园,便算不得僭越。”

贾母二人听了,神色微动。

确实,按照这个解释,贾琏确实有资格入主大观园。

大观园正殿,是按照贵妃行宫的仪制所建。

贵妃尊位,与亲王相当。而正派皇孙身份,也不弱于亲王。

“至于母亲所言将来再有归省之事也不必忧虑。从我得到的消息,宫里近几年只怕再难降下这等天恩,即便真的有……到时候家里再选址另建也不迟。

反正琏兄弟有钱,即便将来家中不继,找他支借他应该不会拒绝。”

元春说着,脸上竟浮现一抹罕见的俏皮之色。

也就是此时内殿中没有太监宫女,否则只怕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他们眼中的清冷贵妃,还有这样的一面。

不过元春的话,却是十分保留了。

她很清楚,将来她很难再用到大观园。

自从前年天家首次大开天恩,准许后妃归家省亲,首轮施行之后并不尽善尽美。

首先就是后妃娘家争相斗富。谁也不愿意让自家娘娘矮人一头,因此在建造别院行宫之事上,可谓是各种攀比,大有再现两晋氏族比富之风。

再有就是宫中安排后妃出行也要出动大批人力物力,空耗大量钱财。

因此最终圣人并不满意这项政策最终的施行效果,虽未明言,她们这些处在顶层的后妃们,却大多知道将来很难再有归省的机会了。

最后,对于元春自己而言,能够回家一趟,看一眼旧时物,旧时人,于她心愿已足。

即便将来再有归省的机会,也是可有可无之事,并不太值得她惦念。

因此对于把只是名义上属于她的大观园送给贾琏,她没有任何不舍。

至于贾琏入主大观园是否僭越,在元春看来也根本不用多虑。

首先以贾琏身份的特殊,想来也不会有人用这点小事来攻讦他。

即便真有,他有皇孙这个大家心知肚明的身份,这种攻讦也就对他无关痛痒了。

贾母二人听了元春的话,相视许久,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
王夫人几乎每个月都往宫里来看元春的,大概也知道宫里暂无重启省亲之事的意思。

元春不能归省,家里那个园子除了小姐们平时游逛一二,也就是白放着。

既然元春都舍得送给贾琏,而且此举也确实能解决眼下的困难,他们倒也没有立足点反对。

达成了一致意见,又就细节处商谈许久,贾母和王夫人便辞别元春和皇后出宫。

不想出宫的路上,竟遇到骚乱。

大批禁军出动,不知是在捉拿刺客还是搜寻细作,总之将好几辆同样进宫探视的轿子堵在禁宫大道之上。

就在贾母和王夫人都有些不安的时候,清脆的马蹄声哒哒而来。

众人举目看去,只见一名身披甲胄的女将军,夹着一匹高头黄鬃马,在数十金甲禁卫开道之下,缓缓来到贾家一行跟前,在贾母轿前停住。

那飒飒英姿,独属于天潢贵胄的气质,令堵在大道上的所有人,自觉噤声。

就在许多家府邸以为贾府这是犯了事,要被捉拿问罪之时,那马背上的女将军竟对着贾母的轿子抱拳一礼,郎朗声音并无遮掩的四散开来。

“昭阳奉旨巡视宫禁,缉拿不臣,惊扰了荣国太夫人,还望太夫人恕罪。”

贾母好歹是见过世面的,哪怕越老胆子越小,这个时候也慌忙正声:“公主殿下客气了。既是奉旨巡视,自然是正事要紧,何来惊扰之说。”

说着,贾母便令落轿,欲出轿叩拜。

然而昭阳公主微微弯腰,用手中折起的马鞭撑住轿杆,如此贾家下人自不敢违逆。

贾母见了,只好勉强坐在轿中,试探的请示:“敢问公主殿下,可是查获了不臣之人,或是有什么需要老身协助的地方?但请讲来,老身自当竭力承办。”

由不得贾母不心虚。

她虽然认识昭阳公主,但都是在宫中,私下见面还是第一次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