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美文同人 >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 > 第1774章 变色虫的基因洗牌

第1774章 变色虫的基因洗牌(1/2)

目录

多!

这次的样品是真多,绝大多数样本罐是特制的,不锈钢加多层玻璃材质,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满满当当不同颜色的变色虫。

这次找到的变色虫种类比之前还多,颜色变得更五彩斑斓,乍一看标本罐像颜料桶一样,五光十色的颜料颗粒在里面蠕动。

南极科考站团队已初步摸索出变色虫的饲养方式,于是这次样本保存的特别好,大部分还活蹦乱跳。

宋河拍拍一个白老师肩膀,白老师立马抱起样本罐跟着他往前走,来到实验舱边缘的一台机器旁,按前两天练过的流程操作。

输密码开盖,放入样本罐旋转固定,设置温度和空气环境,封闭上保险,仪器启动!

宋河站在大显示屏前,查看仪器内部的监控头,肉眼可见的冷气包裹住样本罐,紧接着罐口旋转半圈,顶部自动弹出一个小的分样器,立马被仪器吸走。

“丝滑啊!”宋河感叹,“这两年生物实验室的设备越来越自动了,当年我在实验室的时候,大家工作起来都还跟小手工作坊一样。你们神经元的研发部门有高人啊!”

“技术上其实不难,就是用不用心设计了。”相晓桐有点小得意,这里大部分新设备都是神经元公司研发生产的,“我们的目标是流水线般的科研设备,绝大部分操作能让机器自动完成,如果能实现,以后搞生物实验都不怎么需要动手了,坐在电脑前看数据,下几道指令就能搞定。”

“像打游戏一样?”宋河挑眉。

“对!像打游戏一样。”相晓桐道。

两人聊着聊着,大屏幕上出现了多只变色虫的全身扫描信息,身体轮廓、细胞类型、体表材质、活跃程度对比,正常情况下需要一群实验室老鸟忙三四天的活儿,短短三四分钟全出来了!

紧接着,仪器AI跳出询问,想切片抽样测身体成分和基因。

相晓桐点击同意,仪器里的一只只样品变色虫立刻被五马分尸,变为入口即化的小薄片,各种横纵截面数据最先冒出来,接着是变色虫身体内部的初步成分报告。

旁边几台待机的设备亮灯启动,接到刚刚转过去的切片样本,立马开始嗡嗡作响分析,倒计时从一台台仪器屏幕上亮起。

“真快,真快!”宋河感叹。

相晓桐抬手在控制屏上点击,刚刚做的样本已经有编号分组,她又把分组都重命名了一番,调整环境温度设置,启动第二组实验。

环境温度设置刚一调,没过几秒钟,变色虫形态剧烈扭曲起来!

夫妻俩眼都不眨盯着屏幕,整个画面特别像一些不成熟的AI视频软件,视频播着播着里面的东西就开始变形走样,但此刻却是如假包换的实拍!

原本白色米粒状的变色虫,头尾忽然缩进身体,身躯中段膨胀,变得越来越圆!

颜色也由白转红,像全身毛细血管快速爆裂,仪器全功率运转起来,高速检测样本的全身变化,数据喷涌!

“我看明白了!”宋河恍然大悟,“你记得你有个很萌的小遮阳帽吗?”

“很萌的遮阳帽?我有二十来个吧,你说的哪一个?”相晓桐问。

“两面都能戴的一顶,一面是粉色的笑脸,翻过来就是黄色的撅嘴臭脸。”宋河道,“之前你夏天早上跟我一起去操场跑步,戴过几天,咱俩边跑边聊,聊高兴了你就把帽子翻到粉色笑脸,不高兴了你就把帽子翻成黄色臭脸。”

“哦!”相晓桐想起来了。

“变色虫的外皮应该也和那个帽子一样,分两面,不同温度下它会把外皮翻成不同的面,用来适应环境。”宋河娓娓而谈,“就像当年欧洲戴眼罩的海盗,很多人以为瞎了一只眼,其实不是,海盗需要跳帮作战,甲板上阳光猛烈,冲进船舱猛暗下来容易看不见,戴一个眼罩,在甲板上用一只眼看东西,进船舱后眼罩一掀,能快速看清。”

“所以你觉得变色虫并非基因变化,而是两层皮,一层皮是一种基因?”相晓桐道。

“必然的!”宋河道,“想想也是,怎么可能细胞里的基因就那么大幅度洗牌重组呢?太不稳定了!洗不好就废掉了!”

“但一个生物身上两层皮,每层皮的基因不一样,这也很离谱啊……”相晓桐沉思。

“三种可能性。”宋河竖起三根手指。

“厉害啊,你这就三种可能性干出来了?我才想到一种。”相晓桐竖大拇指,习惯性夸赞老公。

“第一种,类似于红细胞的机制。”宋河说,“红细胞稚嫩的时候有细胞核,成熟后细胞核就脱掉了,变色虫的两层皮可能类似,本来也是同一套遗传物质,但是随着生长成熟,有一部分遗传物质脱掉了,测起来就很像基因洗牌。”

“我想到的也是这个。”相晓桐点头,“想想红细胞去核的优势,比如更少的细胞器能带来更强的变形能力,便于往毛细血管里挤,没有DNA没法合成RNA,病毒难以靶向入侵,代谢率低节省能量,双凹碟圆形会形成更强的低渗溶液抵抗能力,这些好处套在变色虫身上也行得通!”

“第二种,共生。”宋河说。

“你的意思是,这两层皮有一层不是变色虫的原皮?”相晓桐吃惊,快速眨眨眼,“你还别说,还真别说,确实很有可能啊!”

“为什么测出来基因变化?本来就是两种生物,能不变化吗?”宋河笑道,“南极那种苦寒之地,活着都不容易,比如一层真菌附着在变色虫身上,互相吸收点养分,搭伙过日子,概率也很大!”

“第三种呢?”相晓桐问。

“南极科考站那帮学生手艺不精,设备也比较简陋,测歪了。”宋河笑道,“变色虫食腐的,身体表面很可能会黏着一层动物的分泌物,或者食腐菌类的分泌物,他们测基因的时候把这层外来的分泌物给测进去了。”

“但变色呢?”相晓桐说。

“变色不是因为基因重组,只是因为翻了层皮,或者色素细胞收缩舒张。”宋河指了指屏幕上有规律收缩的变色虫,“章鱼也能变色,但变成什么颜色基因都是一样的。”

相晓桐点头,“所以你认为变色虫压根不存在基因洗牌?”

“不存在。”宋河语气自信,“这两天详细测一下就知道了,只是乌龙。”

…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