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 天宝阁,看起来挺靠谱的?(2/2)
但是,无一例外,这些民间钱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。
就是不够安全。
由于缺乏朝廷管控,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哪天卷钱跑路,也不确定他们是否会不认账。
哪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呀?
想赚商人的钱?你就得做好被坑的心理准备。
范文宇想道:“既然是朝廷官营的钱铺,应该不会随意关门吧?”
朱祁钰确实打算将天宝阁长期做下去,借贷的油水大着呢。
天宝阁现在为了吸引更多百姓过来存款,在短时间内集资,所以设置了较高的年利率。
哪怕朝廷的名声再臭,在百姓眼里,还是有滤镜的。
天宝阁几乎不会有倒闭的风险,因为金山银山都被朝廷管控着,实在没有储备资金了,就去开采。
等过了一段时间后,天宝阁的信用建立起来,就会慢慢削减年利率。
“那,我先取八十两出来,剩余的,全部存进去吧。”
“好的,客宾稍等。”服务员接过新币,低头从下方拿起一块银锭,用夹剪、秤砣,确定好重量后,先是拿出一本小册。
她拿出一个印章,在小册上砰砰几声,再盖一个红印,递给对方。
“这是存折,你确认好。”
范文宇打量着手里的方形小册,觉得新奇,他摸了摸纸质,与市场上的麻纸和宣纸有很大区别。
他注意到小册上的数字,居然是凹下去的?
服务员用的钢印,这也是朝廷独有的技术,民间仿照不来。
“请问客宾,您有个人印章吗?”服务员笑着问道。
范文宇回过神来,点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枚小印章。
这个时期,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人,都喜欢制作姓名私印。
你看到那些书画名迹上,密密麻麻的布满印章,就知道经过几手了。
“还请您盖章确认。”
范文宇照办,在一张纸上签了大名,并盖了姓名私印。
“好的,手续已经办完,客宾请慢走。”
业务办理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给范文宇一种很靠谱,很专业的感觉。
他是永乐十六年中举,在此之前,也去过江南钱铺存过钱。
江南钱铺把钱收下,随意的给一张凭证,就完事了。
不像天宝阁,有存折,还会登记一系列信息。
虽然手续繁琐了点,终归是好事,毕竟这可是钱呀,很贵重的。
.......
像范文宇这样疑心疑鬼的大臣,不在少数,他们都迫不及待的去天宝阁验证一番。
结果出乎意料,感觉这天宝阁确实值得信赖啊。
终于,他们不再认为皇帝的分红,是一张空头支票,是真的能换钱!
于是众臣充满动力,干活十分起劲。
与此同时,江南财团终于意识到不对劲的地方。
华亭徐氏,家主徐瑞看着店铺营收日志,皱眉不悦。
“怎么会降了那么多?这才一个月啊。”
从二月廿二开始,一件衣服,一匹棉布都卖不出去?
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,兄弟。
掌柜擦了擦汗,解释道:“家主,老奴前段时间跟你说过了,天衣阁开业,对我们冲击很大。”
徐瑞愤然拍桌,怒斥道:“天衣阁生意再好,我们可是老牌店铺,至于颗粒无收吗?”
掌柜欲哭无泪,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。
事实就摆在眼前,你亲自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?还有功夫搁这问问问。
是徐瑞的高傲,让他无法接受失败,而且是一败涂地。
天衣阁,把他们的客人全抢了,真正意义上的一桩生意都做不成。
徐瑞绞尽脑汁,都想不出来,这个残酷的结果,究竟是如何造成的?
“哼!”他一脚将跪在地上的掌柜踢倒,朝门外大喊,“备马车!”
事实上,不止是华亭徐氏的衣行,松江顾氏的衣行同样生意受挫。
这两家是江南势力中,靠棉布生意起家的大家族,经营多年的衣行,却一朝落败。
大衣行尚且如此,那些小衣行呢?
天衣阁入场后,全都没有活路!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