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铅酸电池,成功问世!(1/2)
“你刚才说了什么?再次与朕叙述一遍。”
“禀君父,化工部成功研发出铅酸电池。”
“!!!”朱祁钰猛然起身,满脸惊喜溢于言表!
“快,快带朕去看看。”
.......
景泰二年七月,大明科技院七大部还没有从工部分离出来,只是成立了相关的化工实验室。
【七大研发部门:火药部、枪械部、合金部、化工部、电气部、车船部、机械部。】
化工实验室的主要研发任务是改良火药,即硝酸纤维、雷酸汞和叠氮化铅等。
景泰三年,改题后的科举圆满结束后,一共特招了834人,创下了历史之最。
以往的科举,平均每次录取的进士数量只有280人。
很多人都没有想到,原以为自已落榜了,垂头丧气的回家,突然就看到圣旨降临?
当年的科举试题,关于工科的题目,涉及七大方向,完美对应科技园七大研发部门。
因此,看似科举在选拔官员,实际上,找的是科技人才。
朝廷没有放过任何一张试卷,只要发现谁谁谁工科题目答得有理有据,不管你的总分多少,都会特招。
天榜上的250名进士,感觉自已顿时成了小丑。
朝廷这番作为,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机遇。
“岂不是说,我只需要认准方向,钻研某个学科,不就有机会为朝廷效命?”
事实正是如此,往后的三届科举,一直假借科举之名,实则扩招人才。
不过呢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特招的标准会随着时间推移,变得越来越严格。
民间顿时掀起了一阵学习科学的风气。
特招录取的人才,是不能当官的,而是被分配到大明科技院对应的研发部门。
每一个有幸进入科技院的人才,都要先接受培训。
但是,不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留下来,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合格,就会立即被淘汰,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。
众多学子为了能留下来,可谓是拼尽全力。
截止目前,景泰十三年(1462年),大明科技院七大研发部门,平均有200名工程师。
......
关于电池的研发,早在景泰四年的时候,朱祁钰就已经开始布局。
他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铅酸电池的研发方向,相比铅酸电池更进步的锂电池,完全不考虑。
人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,要脚踏实地的慢慢来。
一是锂电池要求的工艺更难,首先金属锂的提取就是一大难题。
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铅酸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,其实是高中知识。
在(人教版)高二的《化学反应原理》第四章《电化学基础》中,详细讲解铅酸电池、原电池与电解池。
只是可惜,更深层次的电池知识,朱祁钰就不懂了。
有了理论基础,实践却成了最大的难题。
由于大明的化学基础薄弱,硬是耗费了整整八年时间,才成功实验出来。
朱祁钰有个规定,大明科技院各大研发部门,上报科研成果的前提是,必须要做出能够量产的成品。
因此,化工部汇报制作出铅酸电池,说明技术已经成熟。
由于化工部的研发实验室不在京师,所以朱祁钰不能亲身前往,便让工程师亲自送入宫中。
三天后,如约而至。
第一代铅酸电池体积很大,整体呈方盒子形状,本来就是应用于家庭储能电站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